首頁 文聯概況 市屬協會 文聯黨建 聚焦文聯 文藝精品 品牌活動 文藝名家 云端賞藝 文藝志愿 交流合作 基層文聯 文藝資源

文藝精品

WORKS

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翻唱藝術魅力賞析

來源:許石林 時間:2022/8/29

近些年,紅色經典老歌被當下歌者重新演繹成為歌壇時尚,我聽了不少。在我看來,能夠追趕甚而超越經典歌曲原唱前輩的,寥寥無幾。多數老歌翻唱者,由于自己缺乏內心對歌曲內涵的真正服膺而誠意未足,“唯樂不可以為偽”,僅僅淪為表層的呈現,因而動人者少,甚至有的完全喪失歌曲的本義和精神志趣,將正大恢弘的旋律,唱得猥瑣狎褻、格調低下,不堪視聽。因此,我對于徐霞翻唱原由著名歌唱家馬玉濤演唱的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歌曲,大為欣賞。

目前鮮少對一首歌、一段唱腔做逐字逐句細致分析、研究,主要在于音樂,尤其是演(歌)唱評論,非常難寫。近代音樂教育家黃自先生在《樂評叢話》中就說:“評論藝術難,而評論音樂尤難。‘美’本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名稱。一代有一代之標準,一地有一地之典型,而各個人亦有其所好尚。所以,美術的理想、規律與技術每因時、地、人而常變。而批評藝術者必須先能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,才可下準確的評語。音樂在藝術中占特殊的地位。換言之,音樂的意義就是音樂本身。所以批評音樂的第一難處就是我們要先走進‘音樂世界’,懂了‘音樂的方言’,才配說話”。黃自先生認為評論音樂的第二難處,在于觀點的錯綜復雜和標準的難于確定:“人的感情作用是一時的,但‘藝術是永久的’。評樂時果然誰也不能完全脫離感情作用,但一時的毀,既不能使天才創作永久埋沒;一時的譽,也不足以使平凡的作品免受時代的淘汰。”“只有時間是最準確、最公允的音樂評論家。”

民歌分原生態民歌和創作民歌,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是地道的創作民歌。這首創作民歌如此地道、純正,并不多見,堪稱經典。它的歌詞,樸實流暢,敘事兼抒情,結構得體;曲調有明顯的河北二人臺說唱曲風——上世紀60年代,軍旅藝術家洪源、劉薇到張家口壩上采風,當深入張北縣革命老區戰海公社阿不太溝村采風時,目睹部隊戰士為老區人民擔水、掃街、收秋割麥,感受到濃厚的軍民魚水情,尤其在聽聞了當年老區人民與八路軍一起抗日的故事,有感而發,在很短時間內,寫出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歌詞,隨即在雜志上發表。當時,作曲家婁生茂也在張家口地區壩上深入生活,看到這首歌詞,情不自禁地以河北壩上二人臺的音樂為基調,在敘事部分又汲取河北民間說唱音樂形式,為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譜了曲。

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最先由戰友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馬玉濤演唱,很快在大江南北傳唱,影響非常大,以至于上世紀60年代,周恩來指示《長征組歌》工作人員,要求借鑒此歌的創作經驗。

馬玉濤的演唱,挺拔高亢、豪邁雄勁,代表的是她成名年代的那種風格。其個人有很好的聲音條件,她這種借鑒了民間戲曲演唱的發聲方法,融合1949年以后前蘇聯聲樂發聲的技法所產生的勁道,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。上了年紀的人至今聽來,仍會被帶回到歌曲所描繪的音樂氛圍和主題語境中。

徐霞在今天演唱并錄制這首歌,是因為她父親喜愛馬玉濤唱的這首歌,希望女兒將來也像馬玉濤一樣,成為一名歌唱家。

一開始,為徐霞制作專題的音樂編輯并不同意錄這首歌,原因是這首歌“太老了”,可能不適合現今人的趣味,怕今天的人嫌它“土氣”,估計也不太相信徐霞能唱好這首明顯帶有馬玉濤風格的歌曲。據說錄音時,當徐霞唱完這首歌,隔著玻璃窗,看見音樂編輯坐在對面沙發上,雙手捂臉,淚流滿面。

這首歌打動了我。我傾聽徐霞演唱這首歌,反復3天,以至于打亂了工作日程和節奏,就是希望弄清其深深打動人心的奧妙。

“在心為志,發而為聲,其聲合律而中節者,是為樂矣”。歌唱,首先要發自內心。達到這樣的效果,需要歌者具備個人聲音條件、天賦、后天的發聲歌唱技巧訓練,以至圓熟運用得當。徐霞出身周小燕教授門下,美聲功底扎實。她從小學習戲曲,曾出演京劇現代戲《杜鵑山》。現代京劇的實踐經歷難能可貴,對于用漢字演唱的歌者來說,至關重要。馬玉濤的河北梆子、二人臺演唱功底,郭蘭英的晉劇功底,都是她們各自取得藝術成就的奧秘和強大優勢。徐霞演唱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,明顯地能將自己如上綜合歌唱技術、修養得體地結合、靈活有機地使用。她的聲音更加圓潤、挺拔雄健地隱藏于含蓄婉轉之中,適當內斂掩抑勁道,猶如“衣錦尚綗”,合乎“儒家唱理”之道,同時為高亢的謳歌敷以娓娓道來的懇切。從中,可以聽到美聲和民歌以及戲曲發聲吐字的有機融合,且無絲毫生硬痕跡,其聲圓熟,其腔徹滿。

如果說馬玉濤的演唱如《漢書?藝文志》所言的“趙、代之謳”,則徐霞的演唱無疑是“楚、吳之風”。馬玉濤的演唱讓人聯想到北朝民歌的豪放爽朗、慷慨激昂,而徐霞的演唱則讓人聯想到東晉“清商樂”之“吳歌”——“魏孝文帝討淮漢,得江左所傳中原舊曲即江南吳歌、荊楚四聲”(《魏書?樂志》)。徐霞原籍無錫,生長于江西,正得乎“江南吳歌、荊楚四聲”之抒情、細膩,如晉《大子夜歌》婉轉、清新、感情真摯、音韻妙美。古人說歌唱有“男不唱艷詞,女不唱雄曲”的忌諱,徐霞的演唱,正是化雄健為柔婉,她與馬玉濤呈現出兩種形式,正如北方大姐與南方小妹分別講述同一個故事,各美其美。

為方便大家進一步理解,可以做個比喻:馬玉濤,猶如京劇“四大名旦”之尚小云,演唱的聲音亢亮勁拔,堅實響堂,富于金屬感,高下閃轉,起伏跌宕幅度大,頓挫鮮眀,節奏強烈,剛勁婀娜,清健豪放;徐霞類似尚小云的徒弟、“四小名旦”之張君秋,演唱時嗓音清脆嘹亮,飽滿圓潤,高低隨意,舒展自如。寓剛健于委婉、含古典于清新。其技法靈活多變,注重調節氣息,善于控制聲音變化,高、低、輕、重、清、濁,運用自如,寓華麗于端莊,典雅中見深沉,即所謂涵腔唱法,真可謂“字真句篤,依腔貼調”。試舉例,“小河的水清悠悠,莊稼蓋滿了溝。解放軍進山來,幫助咱們鬧秋收。拉起了家常話,多少往事涌上心頭”特別體現這樣的風格。

徐霞以美聲唱法為主,糅以民族唱法行腔,加上戲曲的吐字,如“溝”“來”字的拖腔,是典型的華北戲曲河北梆子、評劇旦角的“疙瘩腔”,更加自然流暢,毫不生硬,如古人所言的“貫珠”唱法。再如“解放”的“放”字,我做過對比,許多歌者不注重吐字,容易唱成“紡”,雖然歌曲不像戲曲那樣嚴格講究依字行腔,但要知道,民歌近乎戲曲,不如此處理,則會明顯減少民歌味兒。不僅“放”字,對“來”字的處理,她也給了這個字一個根,即在這里明顯地頓挫一下,猶如硬折一下,類似戲曲唱腔中的“肩膀頭”,使得這一句特別有味兒。后面如“那一年槍聲響,同志們進了溝”的“進”字,唱得深情委婉、搖曳多姿,恰如張君秋的行腔,“慷慨吐清音,明轉出天然。”限于篇幅,不再贅述。

古人云:“善歌者當使聲中無字,字中有聲。凡曲止是一聲。清濁高下如縈縷耳。字則有喉唇齒舌等音不同,當使字字舉本皆輕,圓融入聲中,令轉換處無磊塊。”

徐霞的演唱,在我看來深得此道。聲樂界有人認為,其過于講究咬字吐字。我倒是鮮明地支持她堅持這一正確習慣,一概使用漢字演唱歌曲,如果創作者是依字行腔而作,演唱者必須萬變不離其宗地唱字。

《看見你們格外親》是一首創作于塞北的歌曲,生來就帶有誕生地顯著的塞北特征。徐霞是江南女子,以另外演唱風格表現,將豪邁勁健含藏于婉轉清新,讓人想起古人所謂“宮聲字而曲合商,轉宮為商歌之。此善歌者也。”

微信圖片_20220829141138.jpg

市文聯所屬各協會

各區文聯

掛靠社會組織

其他友情鏈接

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|高清韩国一区二区乱码|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|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深圳文学艺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