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文聯概況 市屬協會 文聯黨建 聚焦文聯 文藝精品 品牌活動 文藝名家 云端賞藝 文藝志愿 交流合作 基層文聯 文藝資源

時政資訊

NEWS

藝術和鄉建,都是解決“人”的發展問題

來源:中國藝術報 時間:2023/3/31

浙江省文聯、浙江省鄉村振興局等單位3月24日至25日在湖州長興舉辦了首屆“藝術鄉建助推共同富裕”研討峰會。在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,這引發了我對相關話題的許多思考。

2022年下半年,我到富春江采風,去到一個叫“青龍塢”的小山村。這個山村十分偏僻,來往的道路都只是單行車道。但是山村獨具魅力,群山環抱,綠樹掩映,土墻黛瓦的房屋散落在山谷中。我們來到一座老房子,雖是老房子卻有一個十幾米高的大玻璃窗。面對青山,里邊是一個書城。這個書城令我們振奮,同時我就在想:“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山鄉,書城如何維持?”我就問經理,這個經理說:“許老師你跟我來。”他把我帶到了書架之上。這個書架原來是一座山,書架只是空殼,書架的里面是一個一個小房子,像一張張小床。原來,這個書架、這個書城是一個膠囊旅社,它就是向孩子們開放,讓孩子們到這里來。孩子們住在一個個像一張張小床一樣的小房里。整個書架有20多間這樣的小房間,每個房間有一個名字。在叫“孤”的房間里,有《百年孤獨》的一句名言。在叫“似”的房間里,有《追憶似水年華》的一句名句。孩子們特別高興到這里來,他們既可以在這里像猴子上樹一樣玩,又可以“遭遇”大師。這個叫“放語空”的書城,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,讓我感受到今天在浙江,美麗鄉村的建設、新農村的建設,已經走到了一定的深度。今年3月,在北京中華世紀壇,中國美術學院舉辦了“大地之歌——2023美麗中國紀事”展覽。這個展覽記錄了美麗中國藝術鄉建的一線實踐者們穿越山河大地,扎根現實土壤的創作與行為,展示了他們藝術創造的成果及其所形成的自為、共創的發展機制,通過探討美麗中國的建設經驗,為共同富裕而凝聚文化智慧。

在我所了解的許多案例中,往往會涉及到技術與觀念、資源與媒介、美育與認同、傳統文化與當代價值等諸多話題。在進行大量調研和對一系列藝術鄉建案例有了更深更細的了解后,我們也發現,多元的藝術鄉建中,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。這些問題,可以歸納出藝術鄉建的某些常見誤區:

第一,目前存在著一些沒有將“價值共創”作為基本出發點的藝術“偽鄉建”。藝術家到那里去,其實是要搞自己的作品,這種現象,讓藝術鄉建止步于藝術家的個人創作,讓鄉建變成消費鄉村、浪費公共資源的形式主義。沒有為當地民眾帶來現實生活上的改善,是藝術鄉建不可持續的一大原因。這種做法缺乏對村民“授之以漁”的意識,導致不能夠建立起鄉村自我循環的可持續機制。轟轟烈烈的鄉建往往隨著藝術家的離去而戛然停止,鄉村最終被“打回原形”。

第二,有些藝術鄉建抱有善意的初衷,但是忽略了鄉建策略特定的適用范圍,誤以為會有“醫治百病”的方法,到處套用,盲從復制“明星”項目,導致不能因地制宜。我們現在的鄉建,對象很不同,有空心村、老人村、華僑村等不同的類型,而同一種類型的鄉建又有不同的發展階段,因此需要根據不同階段、不同類型來靈活調整藝術鄉建的策略。一些實踐者對于多主體的參與認識不足、動員不足。鄉建不是藝術家一個主體可以完成的,而是當地政府、企業、社會機構、村民甚至游客共創的事業。藝術家的藝術行為必須通過更新觀念和思想動員等實現,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夠創造出多主體協商的互動機制、互動空間。

第三,膚淺地理解“鄉愁”而一味“復古”,或者反過來把城市的審美、城市的社區、城市的設施簡單地復制到鄉村,導致鄉村喪失了在地性和多樣性。事實上,對當今鄉村的“神化”和“妖魔化”都與過度城市化有關系。現代鄉村問題需要用現代的辦法來解決,更必須因地制宜地解決。在這里,城市與鄉村、變革與繼承、出新與本土必須聯動融合,才能解決好這里面的問題。

第四,高校參加藝術鄉建的思路很多還局限在學科的內部。實際上,今天的藝術鄉建已經廣泛動員,人類學、社會學、經濟學、建筑學、設計學、藝術學等學科都可以成為鄉建的“好工具” 。但如何正確認識并且綜合高效地使用這些“工具”,是新時代藝術鄉建的重要命題。今天的很多藝術鄉建還停留在項目的層面上,不能夠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系統教育,來進行人才梯隊的建設、專門人才的培養,也就更不能夠實現藝術鄉建策略的持續更新和迭代。缺乏一個有效平臺,為各種藝術鄉建實驗及時地提出意見、共享經驗、探索問題、協同工作,往往就不能夠形成藝術鄉建“共同體”來實現模式方法的持續更迭,最終將使眾多團隊陷入無效的內卷。在鄉建的過程中不計成本、急于求成,調研思考缺少辦法、流于形式,忽視鄉村發展和項目運營的客觀規律,這些都是今天普遍存在的問題。在今年全國兩會上,我有一個提案,叫《藝建美麗鄉村》。這個“藝”是藝術的“藝”,也就是藝術鄉建促進美麗鄉村建設,很重要的一點,就是像美院這樣的高校,可以建立藝術鄉建的專業方向。通過這個專業方向,把各種學科、各種專業整合到一起,圍繞著藝術鄉建來進行探索。鄉村變革、鄉村建設的復雜問題,需要通過跨學科的系統思維來解決。成熟而在地的藝術鄉建機制,仍然是我們今天藝術鄉建的一個難點。

藝術需要在鄉建中扎根,鄉建需要藝術的深植。藝術和鄉建歸根到底都是解決人的發展問題。在這個“人”的大命題之下,更新對藝術鄉建的認知,建立起信息流通、主體協同、區域融通、學科綜合的有效機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。

來源:中國藝術報

作者:許江

(聲明:本網站轉載其他媒體內容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。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。)

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

官網: http://www.dywenlian.com

郵箱: swlcyb@shenzhen.com.cn

文聯logo.jpg


市文聯所屬各協會

各區文聯

掛靠社會組織

其他友情鏈接

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|高清韩国一区二区乱码|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|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深圳文学艺术网